福州長樂,藏著這座我國東南沿海最大的滿族聚居村
2025-05-26 16:02:28?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建福州長樂區航城街道琴江滿族村,是我國東南沿海最大的滿族聚居村。 琴江滿族村。 村內,一場精彩的臺閣表演正在上演——只見演員站在方寸舞臺上,平伸手臂,用一只手“托”舉著另一人,另一只手托著花瓶,花瓶上還“站”著一個人,三人360度旋轉演出“天女散花”。 “臺閣源于北方,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表演者張建海介紹,過去北方游牧民族節日歡慶沒有固定舞臺,發明了這種縮小的舞臺,借助隱形的“鐵機”造型實現演員的“托”“站”。“表演時用旗下話演唱,與北京官話接近,并混雜滿語詞匯。”2007年,長樂琴江臺閣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地處東南沿海的琴江村,為何與滿族有關? 琴江村位于長樂營前嶼,是烏龍江、馬江和琴江三江匯流處的三江口。清雍正七年(1729年),從漢軍八旗中抽調500多名官兵攜眷到琴江筑地為城,建立了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成為當時全國沿海四大水師旗營之一。 琴江村是中法馬江海戰的戰場。1884年農歷七月初三,中法馬江海戰爆發,駐防三江口的水師旗營官兵以火槍、土炮、木帆船抵抗法軍的堅船利炮。守兵犧牲慘重,琴江村滿族水師營就有100多人陣亡。為紀念先烈,每年農歷七月初三,琴江村人自發舉行公祭活動,祭奠先烈英靈,從未間斷。 時光荏苒,琴江村走過了從旗營到村落的歷史。鼎盛時期,旗營人口達三四千人。如今,漫步琴江,將軍行轅、旗人街、城門等古建筑保存相對完整,依然可以看出當年水師旗營的整體格局。定心門、臺閣、南瓜餑餑等滿族文化風俗,在這里代代相傳。 琴江滿族村內,古建筑保存較完整。 “當年旗營基地筑有5米高的圍墻,設東南西北4個城門,以炮山、火藥庫、鐘樓為中心,500間兵房、12條街組成一個太極八卦圖,被稱為‘旗人八卦城’。”琴江滿族村書記張興泉介紹,清朝設立的四個水師旗營中,僅琴江保存較完整至今,被學界稱為“研究中國清代水師旗營樣本”。 從軍事要塞到和諧村落,如今的琴江村被列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結合自身特色文化優勢,村里將特色旅游做得有聲有色。 “我們打造了具有愛國傳統體驗、紅色精神傳承、綠色休閑觀光等功能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黨建服務、全域旅游與村莊建設相融合,效果逐漸顯現,村集體收入近5年增加了3倍多。”張興泉自豪地說。 |
相關閱讀:
- [05-23] 長樂公路中心陳由通被福建省人社廳認定為“福建省技術能手”
- [05-23] 伏季休漁 長樂漁民修船補網“充電”忙
- [05-21] 長樂古槐鎮嶼北村打造特色農產品超市
- [05-20] 長樂構建區域教育發展共同體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