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三問于民”河湖流淌幸福
2025-04-21 16:35:07?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問在前端 建在一線 評在群眾 長樂“三問于民”河湖流淌幸福 一條溪的整治,從不是“清了就好”;一座堤的修繕,也不是“修完就好”。怎么做、為誰做、做成什么樣?在長樂,這個答案不僅藏在群眾建議里,也落在項目現場中。 治水問民意,民聲匯民智。近年來,長樂區堅持以“三問于民”為抓手,聚焦水患難題、河道整治、人居環境改善等民生關切,把群眾需求嵌入治理流程,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標尺,讓治水工程始終沿著民心坐標推進。2024年底,長樂區開展河湖長制滿意度問卷調查,群眾滿意度超過99%,“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畫卷徐徐鋪展。 整治后的龍溪水清岸綠、風景優美。姜亮 攝 問需于民: 上門入戶聽民聲 水患難題源頭解 在吳航街道,天王溪穿過西關村,沿溪漫步,景致多樣,愜意悠然。誰能想到,這條溪流過去砂石淤積、河道狹窄、滿目臟亂,是讓居民頭痛的“問題河”。近日,西關街周邊商戶王先生回憶道,受2023年臺風“海葵”影響,寒巖寺兩側護坡塌方,多處河岸被洪水沖出大坑,洪水漫到后洋新村及西關街,“店門口全是水,只能半夜起來搬貨”。 整治提升亟待進行,問題如何破解?鎮村干部沒有閉門決策,而是上門入戶,傾聽群眾心聲、尋求破解之道。面對群眾普遍反映的天王溪水道太窄、排水太慢、護坡太舊等問題,吳航街道迅速確定以清淤、拓寬河道、加固護坡為核心的整治思路,并于2024年1月啟動整治。 “項目總投資約210萬元,由村集體與鄉賢共同出資。”西關村相關負責人說,整治過程中,村民出謀劃策,村干部現場協調,方案反復優化。2024年4月,天王溪整治工程竣工,溪流暢通,岸線穩固,環境煥然一新。 除了“看得見”的河面問題,“看不見”的排污系統也通過多方反饋進入整改清單。由于早年缺乏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周邊村民生活污水多通過簡易化糞池甚至直接排入溪流,天王溪中下游部分溪段一度出現發黑發臭、蚊蠅滋生等問題。2018年10月,西關村啟動天王溪河道污水管網整治,將沿溪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實現從“點源截污”到“面源控制”的轉變。 問計于民: 共繪藍圖聚眾智 民情民意入方案 長樂將“問計于民”貫穿始終,讓群眾聲音成為高質量建設的第一步。 沿著潭頭鎮百榕河行走,只見水清岸綠、風景優美,工人正夯實護堤。“我們正在做護堤的收尾工作,預計項目本月底完成。”潭頭鎮副鎮長林點說,美麗的風景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 據了解,由于河道淤積嚴重以及與水網連接的涵洞堵塞,百榕河水體流動不暢,過流能力降低,水質也受到影響,整治勢在必行。去年,百榕河治理工程提上日程。鎮村干部與設計單位人員一同前往現場,擺圖紙、講方案,向周邊村民說明規劃設計,現場聽取意見。 “有些問題還真是不‘問’不知道。”林點說,由于百榕河穿行于閩江河口濕地公園周邊,是附近村民日常散步、觀景的重要空間,除了功能性的清淤和疏通外,大家對整體觀賞性和使用便捷性提出更高期待。最終,項目對護堤設計作了相應優化,并追加部分資金完善河岸步道和周邊環境細節。 在里仁橋東側、濱江望郡南側,光影公園也在加緊施工,幾名村民隔著圍擋觀望,滿眼期待。這塊約9畝的閑置建設用地位于城鄉接合部,具備成為“城市后花園”的天然優勢,卻被農戶用于零散種植果蔬,既影響環境也拉低“顏值”。當地政府提出建公園的設想時,群眾拍手叫好,紛紛出謀劃策,“晚上能不能亮燈”“步道可以拓寬一些”“可以加入一些長樂特色文化元素”……意見落地成案,湖畔光影經濟公園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貫穿天水城公園和體育公園,規劃融入燈光裝置、互動節點與文化景觀,既滿足休閑需求,也豐富城市公共空間的表達形式,為村民增添觀景休憩的好去處。 問效于民: 陽光監督全程管 治理成效群眾評 治水工程干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長樂在推進治水項目過程中,不僅注重“干得好”,更重視“看得見、用得上、管得住”,將“問效于民”貫穿治理全過程。 過去,流經鶴上鎮新覽村的龍溪因河道淤塞、護坡老化、周邊環境臟亂,成為群眾反映較集中的“問題點”。“以前一到雨季就擔心漲水,家里進水好幾次了。”新覽村村民林依姆說。 推動龍溪整治過程中,新覽村從一開始就把“評判權”交給村民。“不只是‘請你看’,更是‘請你管’。”新覽村黨總支部書記陳忠鋌說,村里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組成的監督小組,全程參與建設。 “我們不是走過場,而是每天到現場盯著。”監督小組成員老黃說,遇到問題,他們會現場記錄、及時反饋,施工單位當場整改。過去“干完再看”的思路變成“邊干邊問、邊改邊用”,整治工程在村民的共同監督中穩步推進。 除了參與監督,村民也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建言獻策,建議將本地歷史故事融入河道景觀,得到采納。如今,河長制的主題公園內不僅設有宣傳欄、知識展板,還融入“錢四娘傳奇”“金頭駙馬”等鄉土文化。 整治完成后,龍溪不再是村民繞著走的“問題溝”,溪水清澈見底、兩岸花草繁茂,成為村民休閑的好去處。調查結果顯示,村民對龍溪改造的滿意度超過90%。“變化不僅在環境,那種自己動手參與、自己監督落實、大家共享成果的感覺,特別踏實。”村民陳依伯說。(記者 宋亦敏 ) |
相關閱讀:
- [04-17] 國網長樂區供電公司:實地觀摩促提升 交流互動話安全
- [04-15]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一期)順利通過正式驗收
- [04-14] 長樂紡織企業“云”上加“數”跑
- [04-12] 長樂法院:啟動法護藍天、法護仁心行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