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西關天后宮重修亮相 部分構件為鄭和所建天妃行宮原物
2023-05-25 18:27:01? ?來源: 責任編輯:林學武 我來說兩句 |
重修后的長樂西關天后宮。 記者23日獲悉,福州市文保單位長樂西關天后宮重修工程近日完工。 長樂西關天后宮為土木結構,坐東向西,占地面積936平方米,由前至后依次為正門、戲臺(已改)、天井、拜亭(兩側鐘鼓樓)、大殿。正門額匾“天后宮”,兩側為“海晏”“河清”匾。宮前保存有清嘉慶重修天后宮碑一塊。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七柱,懸山頂,兩側有封火墻。 “五爪掌珠正翩龍”為鄭和所建天妃行宮原物。 據長樂區歷史老師鄭巧蓬介紹,西關天后宮源于當年的天妃行宮。永樂十年(1412年),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國之后,為酬謝海神天妃保佑舟師下西洋往返平安,奏請朝廷批準在長樂南山三峰塔之東建造“天妃行宮”,作為鄭和下西洋舟師官校旗軍祭海啟航祈報天妃之所。 據專家考證,鄭和下西洋時期,長樂南山三面臨水,天妃行宮正門直下鄭和水師轅門前。轅門前“九溪十洋”之水匯聚,是天然避風良港,也是鄭和寶船啟航處。 鄭和下西洋之后數百年,上述水域逐漸被田地取代。據《長樂縣志》記載,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縣賀世駿以水神面山非宜為由,移遷西關外花眉臺“天后宮”以祀神,原“天妃行宮”改建為“吳航書院”。西關天后宮至今保存尚好,但吳航書院毀于戰火,僅存基址。1984年10月,在“天妃行宮”遺址上興建鄭和史跡陳列館,出土柱礎石數尊,其中4尊用作陳列館展廳門口柱礎。 重修后的西關天后宮宮門前有用方形石雕刻的“五爪掌珠正翩龍”,這是鄭和建造“天妃行宮”時打造的。 長樂區文旅局文物科負責人陳明介紹,封建時代等級森嚴,非朝廷欽賜敕建,不得雕繪“五爪龍”,民間只可雕繪“四爪龍”,石雕“五爪掌珠正翩龍”是西關天后宮現存鎮宮之寶的“寶中之寶”。 據了解,天后宮匾、“海晏河清”刻字、竹節窗柵、正翩龍丹墀,為當年鄭和修建的天妃行宮原物移至今處,留下了“天妃行宮”始建時的實物真跡遺存。 陳明表示,西關天后宮是反映清代天后宮建筑規制文物、研究福州水運發展史的實物見證,也是鄭和下西洋在長樂駐泊地的歷史見證。(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陳燕琴 文/攝) |
相關閱讀:
- [05-23] 長樂梅花鎮舉辦廣場歌會 獻上精彩“村晚”演出
- [05-23] 長樂漳港街道運用“三問于民”工作法助推征遷“加速度”
- [05-22] 長樂區文武砂街道東湖社區:花韻留香 告白母愛
- [05-22] 福州長樂電力:“典”燃學法熱情 推動宣傳月活動走深走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