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城大舞臺 青春筑夢展未來
2021-07-28 16:34:39?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林玉秀 我來說兩句 |
![]() 福州日報7月2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召開動員大會、參觀濱海新城、舉行座談交流……昨日,長樂區“好年華,聚福州”大學生社會實踐正式啟動。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團省委“揚帆計劃”及就讀于“雙一流”高校的長樂籍大學生100多人齊聚長樂,近距離了解長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就業創業政策、濱海新城規劃建設等,增強了留航就業創業意愿。 話長樂 文化厚重景美產優 “我把長樂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貌總結為12個字——人杰地靈民富、景美產優城興。”社會實踐出征儀式一開始,長樂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就向年輕學子推介長樂。 長樂歷史悠久,建縣有1400年歷史,歷史上出了955名進士,其中11位狀元、3位榜眼和5位探花,是杏林始祖董奉、禪宗三祖之一懷海禪師以及冰心、鄭振鐸、陳凱歌等名人的故鄉;長樂交通便利,擁有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與北上廣處在一個“三小時生活圈”之內;長樂經濟發達,2020年GDP總量突破千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突破50%,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新城區第40位;長樂是“山水城市、海濱城市”,背靠閩江、面朝東海,有山有海有湖有濕地;長樂正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匯聚一大批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上下游企業,包括阿里巴巴、華為、省電子信息集團、博思軟件、達華智能等上市公司的福建總部或子公司。 長樂將為廣大學子提供比肩一線城市的就業崗位、二線頭部城市的教育醫療住房配套、三線城市的房價,以及全市最有力度的引才政策。 “‘好年華,聚福州’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多種類的實踐崗位,各具特色的游學線路讓我對家鄉長樂的建設發展有了更深了解。我將用火熱的青春,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哈爾濱師范大學大三學生陳梓欣說。 “山海聯動、城鄉協同、人才接力,這是我對長樂的三點體會。長樂,取自‘長安久樂’,寓意這是一座生活之城;長樂別名為‘航’,乘風破浪,揚帆起航,昭示這是一座創業之城。”2020屆福州市引進生、北京大學碩士程歆璐分享了在長樂工作的感受,并向參加出征儀式的青年學子發出盛情邀請,“歡迎大家來長樂放飛夢想,在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宏偉征途中書寫青春不悔的篇章?!?/span> 隨著長樂區主要領導發出動員令并向大學生代表授旗,“好年華,聚福州”大學生社會實踐正式啟動。 看新城 感受日新月異變化 出征儀式結束后,100多名大學生來到濱海新城,先后參觀了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濱海新城規劃館新館、人才公寓、聯通東南研究院等地。 經過4年多的建設發展,濱海新城的面貌煥然一新,醫療、教育、保障房等各項民生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大數據、健康醫療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產城融合格局逐漸形成,一張宏偉發展藍圖徐徐展開。 “作為一名在長樂長大的孩子,今天的見聞讓我切身感受到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我見識到政府對人才的重視。”在清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就讀的阮帥之希望濱海新城有朝一日能成為福州向外界展示自身實力、發展理念和成果的重要窗口。 “生于斯長于斯,看到濱海新城蓬勃發展,我的心情很激動,期待它能成為智慧創新之城、開放活力之城、綠色宜居之城,成為更多年輕人未來就業或創業的首選?!本妥x于黑龍江大學的胡心悅對濱海新城的未來充滿信心。 出政策 鼓勵來航就業創業 人才是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在昨日下午舉行的優秀青年學子代表座談會上,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省、市人才政策基礎上,去年長樂區出臺《關于支持大中專畢業生來航創業就業的八條措施》和《福州濱海新城人才住房實施細則(試行)工作規程》,從購房補貼、生活津貼、人才落戶等方面吸引各類優秀人才來航就業創業。今年7月14日,長樂區制定《關于貫徹落實〈鼓勵高校畢業生來榕留榕就業創業七條措施〉的實施意見》,將繼續組織實施“十個一批”擴崗行動,即機關事業單位招考(聘)一批、國有企業聘用一批、服務基層項目就業一批等,提供7000個就業崗位。 座談會上,圍繞就業創業政策,長樂區委組織部、團區委、區人社局進行答疑解惑,在航就業創業的青年代表也分享了自身經歷,現場交流活躍、氣氛熱烈。 “利用社會實踐的時間,希望同學們培養起對長樂的濃厚感情,以‘請黨放心’的青春志向、‘強國有我’的青春擔當,在長樂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重要窗口的生動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也希望同學們返校后持續關注長樂發展,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推介長樂的人才政策、發展成就,讓身邊的各類人才認識長樂、了解長樂、選擇長樂。”長樂區主要領導表示。 |
相關閱讀:
- [07-21] 濱海新城租賃房三期項目完成地下室施工
- [07-12] 濱海新城臨空經濟區兩個安置房小區完成竣工驗收
- [07-28] 長樂摸排檢查校外培訓機構74家
- [07-27] 福建長樂:刷新國內海上升壓站最快吊裝記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