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國家隊”來了!長樂國家區域醫療中心5月1日開業
2021-04-30 11:34:04?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碧芳 我來說兩句 |
福州、上海合力打造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擁有多個“全省之最”。 福州新聞網4月2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文 林雙偉/攝)習近平總書記到福建考察時強調,“十四五”期間要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增加醫療資源,優化區域城鄉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5月1日,備受關注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福建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濱海院區)”即將開業。這家坐落于長樂華山路的醫院規模龐大,是福州、上海合力打造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擁有多個“全省之最”。醫院投用后,我省的疑難雜癥患者,有望不出省得到國家級的高水平醫療服務。 這家醫院有何特色專科?設備如何?環境如何?記者帶你先睹為快。 急診大樓。 上海力量+福建精神 打造醫療“國家隊” 該醫院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華山醫院與附一醫院的強強聯手。據了解,華山醫院拿出了“拳頭產品”,輸出優勢資源,與附一醫院在這里重點打造神經醫學、骨科與手外科學、感染醫學三大學科群,并將共建國家神經疾病中心聯盟、國家傳染病中心聯盟、國家老年醫學中心聯盟。 醫院一期還將進駐18個臨床支撐學科: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腎內科、胃腸外科、肝膽胰外科、甲狀腺乳腺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婦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頜面外科、整形外科、急診科、高端病區。各專科都將“發揮特色,做精做強”。 住院大樓。 記者獲悉,華山醫院已經選派100余位專家、學者,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杰出青年”“優秀青年”等,與附一醫院600余名中、高級職稱醫務人員,包括國家“杰出青年”“優秀青年”“國家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組成專家團隊。上海專家將以長期駐扎或定期來榕等形式,提供坐診、手術、查房、教學等,為我省百姓打造一支醫療“國家隊”。 據了解,百年老院華山醫院是中國最著名、最具國際化特征的醫教研中心之一。該院的醫療特色在業內被形容為“頭大”“皮厚”“手長”“抗感染能力強”,分別對應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及其相關學科,皮膚科,手外科,感染科,這些專科的綜合實力在全國位居前列。 門診大樓內部空間通透。 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由中工院院士周良輔帶領,此次將助力建成我省規模最大的神經醫學中心;華山醫院手外科由中工院院士顧玉東領銜,將重點發展小兒骨科、創傷骨科、骨科康復、手外科等9個亞專科。 華山醫院的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去年新冠防疫時期以來已經成為大家熟悉的“網紅醫生”,他將參與打造這里的臨床診療服務、微生物學研究和疾病防控三大平臺以及國家級疫情防控點。醫院二期在建我省功能最齊備的醫療感染大樓,平時將作為復雜重癥及相關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療中心,特殊時期可用作重大傳染病和突發應急事件的救治基地。 海風習習 +鳥語花香 逛著花園把病看 市區的老醫院往往地方小、病床少、停車難,這家醫院可謂醫院中的“巨無霸”。它占地230.55畝,相當于21.5個標準足球場;總投資48.16億元;總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是目前全省建筑面積最大的公立醫院;有核定床位1700張,地上地下停車位共1856個。 走進院區,你能沐浴著濱海清新濕潤的空氣,享受鳥語花香。這里的綠地面積覆蓋率超過35%,建筑物外有一大“景觀生態軸”、兩大“下沉式花園”,建筑物內各樓層之間還穿插著15個“庭院式小花園”。行道旁、花園中,榕樹、香樟樹、旅人蕉、茉莉花、玉蘭花等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俯仰生姿,將醫院裝扮得春意盎然。 雖然這家醫院非常大,但你在醫院里行走很難迷路。它按照“國際第五代醫院建筑理念”布局,“門急診樓-醫技樓-病房樓”的主軸設計、顏色區分,關系密切的科室就近設置,方便患者實現最短醫療流程。醫院建筑物內部環境寬敞、裝潢大氣,設置了很多采光井、落地窗,種種人性化的設計,讓百姓就醫更舒心。 住院大樓內的護理站。 “硬核武器”+“復合戰場” 精準醫療全覆蓋 這家醫院的醫療設備也堪稱“高大上”。醫院一期建設配備全國首臺7.0T臨床型核磁共振,福建省首臺PET/MR、三艙高壓氧艙,以及回旋加速器、神經外科手術導航系統、伽馬刀、高端CT等高端設備。核醫學科規模為國內最大。 據了解,7.0T核磁共振,能更清晰地識別人體早期病變;PET/MR,兼具PET和MRI(磁共振)的檢查功能,是診斷和指導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冠心病和腦部疾病的最佳方法之一;三艙高壓氧艙一次可容納26人同時吸氧治療。 醫院還擁有國際標準手術室44間,其中有融MRI、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CT三大設備為一體的復合手術室,為國內最先進、國際一流。不少原本得在不同手術室內分期進行的重大手術,在復合手術室里可一次完成。 醫院急診醫學中心建筑面積近1萬平方米,擁有獨立CT、DSA、EICU及負壓病房,可配合直升機緊急救援,構筑海、陸、空三位一體救援體系。 住院病房內景。 智能化+信息化 科幻電影變成真 在智慧醫院和信息化建設方面,這家醫院也有不少前沿設計,能在尋醫問藥、醫療服務和后勤管理上,給患者和醫務工作者帶來智能化體驗。這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云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和5G應用等新興技術來實現。 值得特別介紹的,是全省首套“一體化智能物流體系”。這套體系含八大功能系統,服務范圍覆蓋醫療全流程。在醫院介紹者展示的視頻中,記者看到了近乎科幻片里的場景: 在病房大樓,一輛輛倒掛在天花板軌道上的“小火車”,“聽話”地飛檐走壁,把非緊急病理標本、報告單、藥品等送到指定目的地;在手術室,剛切下來的緊急標本被飛速從氣動物流軌道送抵病理科;自動導航機器人打通“最后一公里”,把醫療物資送進高輻射、高感染的區域…… “這套體系能替代人工完成95%的醫療物資配送,改變傳統‘人工+手推車+電梯’走走停停的運送方式,不僅省時間、省人力,還能大大降低物資轉運過程中的院感風險。并且,它具備如同網購一般的可追溯功能,保障高價值耗材等的存儲和配送安全。”介紹者說。 工作人員在自助服務區調試設備。 高科技打造的還有“無陪護病房”。在病房區,當患者的輸液達到警界線時,“智能輸液系統”會自動響鈴,提醒護士做好預處理,將家屬從“盯瓶”中解脫出來;住院患者人人佩戴智能手腕帶,手腕帶內藏診療信息,方便醫護人員核對;新生兒病房將推出嬰兒防盜系統,在嬰兒被偷抱或誤抱時發出警報。 此外,醫院利用5G技術升級傳統救護車,實現院前、院內數據互聯互通,構建患者“上車即入院”的急救新模式;手術室建設專用信息化平臺,實現手術信息集成,提高醫生工作效率。 醫院還通過核心算法,實現無人機全自動自主巡檢巡邏;通過藍牙信標,對全院地理位置進行網格化管理,實現人員定位、資產定位等。在空間網格化技術下,地下停車場的導航定位將更清晰,車主離院時,可在地下1500個停車位中快速尋車。 “我們會本著高起點開業、高質量建設、高水平運營、高產出輻射的發展理念,建設和發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我省及周邊地區百姓獲益,并將推進醫院建成全國有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型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康德智教授說。 |
相關閱讀:
- [04-22] 外文武海堤堤后濕地將治理互花米草福州濱海新城海岸帶保護修復年內完工
- [04-19] 甘肅省和定西市代表團來濱海新城考察
- [04-09] 軌道交通龍頭企業正式落戶濱海新城 推動實現“福州地鐵福州造”
- [03-15] 濱海新城新中冠大數據研發運營中心預計年底投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